非小细胞肺癌最新研究——奥希替尼联合特泊替尼效果出众发表时间:2024-08-13 10:00来源:伊顿健康 伊顿健康导读 近日,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联合韩国首尔大学学者共同领衔的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在《柳叶刀-肿瘤学》发表了重要的研究成果。INSIGHT 2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对于存在MET扩增的EGFR突变且靶向治疗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epotinib(中文名:特泊替尼)联合奥希替尼展现出不错的疗效与较高的安全性。 奥希替尼与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会出现MET扩增的情况,这是靶向治疗耐药的常见驱动因素。不仅如此,与前两代EGFR靶向药相比,MET扩增更常见于三代EGFR靶向药奥希替尼治疗的患者中。 目前,奥希替尼已成为EGFR突变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耐药后的治疗手段还是非常的有限,以铂类化疗为主。同时抑制MET扩增和EGFR的策略有望改善耐药后治疗。因此,奥希替尼急需一个“辅助”来帮其稳固治疗效果。 奥希替尼联合特泊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据了解,INSIGHT 2试验是一项开放标签的2期试验,在全球17个国家公179个医学中心开展,一共入组了128例晚期或转移性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些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一线奥希替尼治疗后出现进展(一线治疗中位时间为15.4个月)。 且检测确认存在MET扩增,检测方式为组织活检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该方法为目前金标准)或液体活检二代测序。患者口服500 mg 特泊替尼 + 80 mg奥希替尼,均为每日一次。 药物效果如何? 此次临床的主要终点为非小细胞肺癌的客观缓解率,在经FISH检测确认MET扩增、接受联合治疗且随访至少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7个月)的98例患者中进行评估,确认的客观缓解率为50.0%,这些患者患者均为部分缓解,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8.5个月。此外,13%患者病情稳定至少6周,77%的患者中观察到肿瘤缩小。 从MET扩增特点来看,MET基因拷贝数≥10的患者客观缓解率更高(56.6% vs 42.2%),MET/CEP7比值≥2的患者客观缓解率也高于平均水平 探索性分析中还观察到,24例基线存在脑转移的患者中,颅内疾病控制率高达79.2%,其中29.2%患者(7/24)客观缓解(6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50%患者(12/24)疾病稳定。 截止到数据收集前,用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6个月,治疗6个月和9个月时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8%和30%;中位总生存期为17.8个月,治疗6个月和9个月时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1%和71%。此外,患者的总体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得到维持,咳嗽和疼痛得到改善。 安全性方面,这一口服组合疗法显示出可控的安全性,由于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导致的停药率很低。最常见的3级或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外周水肿、食欲减退、心电图QT间期延长和肺炎。13%患者报告了严重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目前有非小细胞细胞肺癌的临床正在开展当中,有需要的可以点击:非小细胞肺癌招募!ALK靶向药临床,克唑替尼耐药后可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