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顿健康
0519-83366688
为大家提供医疗资讯和匹配适合的临床项目
新闻详情

减肥期间如何健康的吃碳水

发表时间:2024-03-22 10:00作者:伊顿健康来源:伊顿健康

伊顿健康导读

近年来,不吃碳水化合物减肥成为广受关注的话题。然而,这种饮食方式存在一些利弊。碳水化合物被认为是减肥的“罪魁祸首”,但过度减少摄入量也会对健康造成损害。为了保持健康的同时减肥,我们需要适量摄取碳水化合物。以下是一天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总结。


图片

(侵删)



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碳水化合物被称为"3大营养素"之一,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素。当我们摄取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时,它们会被消化并分解成葡萄糖。一部分葡萄糖会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同时也以‘血糖’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碳水化合物对于大脑来说是唯一的能量源,因此对于保持思维敏捷和专注力的高效运转至关重要。

然而,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和思考能力下降。因此,在日常饮食中,我们需要适量摄取碳水化合物,并注意选择健康、含有纤维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同时也要均衡摄取其他两大营养素,即蛋白质和脂肪,以确保身体获得全面的营养。



什么东西含碳水化合物多?

主要含有于“主食”中,如大米、面包和面类等。此外,薯类和水果也富含这些营养物质。水果是美容的理想选择,因为它们富含丰富的维生素,但要适量摄取以避免过量。



不吃碳水化合物有什么好处?

图片

(侵删)


只需避免摄入碳水化合物即可,这非常简单。因此,其他食材(如蛋白质、脂肪)可供食用。由于不会感到乏味枯燥,所以相较于其他减肥方法更为简便。



不吃碳水化合物的坏处是什么?

1. 注意力和思考能力下降

缺点是大脑能量不足,从而导致注意力和思考能力下降。


2. 血糖值升高

碳水化合物过少会导致身体进入饥饿状态,使肝脏中的糖分被分解,结果血糖值会升高。


3. 影响健康

为了减肥而不吃碳水化合物,却导致血糖值升高,这对健康是不利的。


4. 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增加

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饮食的均衡非常重要。如果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饮食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其他营养素摄入量就会增加。


5. 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摄入过多脂肪会导致血管变软,成为动脉硬化的原因。因此,避免极端地减少或增加某一种营养素的摄入是重要的。



最少必须摄取的碳水化合物量到底是多少?

为了维持健康,每天至少需要摄取100克的碳水化合物。近年来,有很多人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进行极端限制。然而,减肥并不是越少摄入碳水化合物越好,更好的方法是以“维持健康”为目标来进行减肥。



“100克碳水化合物”具体是多少?

以米饭为例,一份女性的饭量大约为两碗米饭(每碗米饭约270克重)。而对于面包,切成5片的面包大约为2片半(每片面包约200克重)。



推荐有关碳水化合物的减肥法

介意的话推荐喝粥

对于不喜欢摄入碳水化合物的人,建议选择喝粥而不是吃普通的米饭。粥含有较高的水分含量,因此即使食用相同的量,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也会稍微减少一些。此外,饮用粥更容易消化。


在最低摄入量的基础上,逐渐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低碳水化合物减肥是一种常见的减重方法。最简单的做法是减少晚餐中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或者完全避免在晚餐时摄入碳水化合物。当然,为了保持身体正常运转,白天仍需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积极摄取维生素B1

维生素B1是糖分转换为能量时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它在猪肉和大豆中含量丰富。因此,我们应积极地将这些食物纳入我们的饮食中。


好好咀嚼

最重要的是充分咀嚼食物。咀嚼会刺激饱腹中枢,避免过度进食。此外,咀嚼还会促进唾液分泌,其中的消化酶有助于食物消化。即使是吃粥等柔软的食物,也要有意识地多咀嚼。过度减少营养素的摄入是存在风险的。正确的减肥方式应该是长期合理摄入碳水化合物。


图片


图片


欢迎大家加入肥胖症交友群,

加客服微信加入群聊与病友们

进行交流。


本文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诊疗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前往医院向专业医师咨询。

临床项目
招募轻中度白癜风患者 | 赛克乳香酸(CKBA)软膏
项目用药: 招募轻中度白癜风患者|赛克乳香酸(CKBA)软膏
热门药品
达必妥(度普利尤单抗)
颂狄多(氘可来昔替尼)
乐复诺(利特昔替尼)
福瑞(乌帕替尼)
临床资讯                                                  更多>>
热门
最新
相关资讯
相关资讯
扫一扫了解更多
伊顿健康为您服务
伊顿健康 — 给需要帮助的人带去一份希望与机会!
致力于为医药研发领域提供专业的受试者招募及管理服务,提供全过程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服务方案。伊顿健康有效利用掌握的前沿医疗科研资讯,整合临床研究行业资源,以患者受益为出发点,搭建医院等科研机构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平台,帮助患者寻找更大化受益的临床试验项目,为临床试验项目筛选更适合的患者。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每周医药资讯                         每日健康科普
伊顿服务

@2022 - 伊顿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苏) -非经营性-202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