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慢性肾炎怎么办?发表时间:2022-04-25 09:23作者:伊顿健康来源:伊顿健康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 ![]() 伊顿健康导读:肾脏是人体的重要代谢器官,首先它可以排出机体多余的毒素,像我们每天代谢会产生一些代谢废物,比如尿素、肌酐、尿酸等等,这些物质都是经过肾脏来排泄的,从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肾脏可以维持我们机体的水平衡,人体每天都要摄入水分,肾脏就可以把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去,保证水的平衡。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病人可能就会出现水肿甚至心衰的风险。 肾脏还有保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的作用,肾脏可以把机体的钾酸性这些物质进行排泄,所以在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方面,以及电解质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慢性肾小球肾炎1/5是由急性演变来的,其病因不明,危险性大,任何年龄均可得,时间长,预后不好。 如果慢性肾小球肾炎得不到有效治疗,就会发展成为慢性肾衰。所以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来说,是肾衰竭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各种慢性肾脏病发展到后期,引起的肾功能部分或者是全部丧失的一个病理状态。 ![]() ![]() ![]()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特点有哪些 ![]() ![]() 1.蛋白尿(靶点) 2.血尿(无痛性) 3.高血压(肾性) 4.水肿(眼、腿) ![]() ![]() 临床表现有哪些 ![]() ![]() 1.蛋白尿 2.血尿 3.高血压 4.肾功能进行性下降 5.分型:①普通型②肾病型③高血压型 ![]() ![]() 营养相关因素 ![]() ![]() 1.蛋白质代谢紊乱: (1)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是指血浆的白蛋白低于正常值。一般白蛋白的正常值大概在35-65g/L之间,如果低于这个范围就叫做低蛋白血症。 (2)氮质潴留:氮质血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氮质潴留的总称,如消化道出血、发烧、呕吐、腹泻,严重的脱水以及血容量不足、肾脏的灌注不良等等,都会导致血肌酐和尿素氮的上升,成为氮质血症。 2.水代谢及电解质代谢紊乱 3.铁利用障碍及贫血 ![]() ![]() 怎么治疗? ![]() ![]() 总原则:低蛋白高热量 (1)充足能量维持正常体重 (2)低蛋白0.6-0.8g/mg或每天<40g (3)脂肪每天60~70g (4)水分浮肿者每天1000~1500毫升 (5)每天低盐2~3g,水肿严重每天<2g (6)低磷每天<600-800mg (7)充足维生素、矿物质 (8)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 ![]()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食谱举例 ![]() ![]() (可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 ![]() 欢迎大家加入肾病交 友群,加客服微信加入 群聊与病友们进行和交流。 ![]()
文章分类:
生活科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