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该如何解决?发表时间:2022-02-08 11:36作者:伊顿健康 伊顿健康导读:营养不良是溃疡性结肠炎常见的肠外症状之一,也是溃疡性结肠炎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营养不良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死亡率、生活质量及医疗负担等密切相关。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营养支持治疗已经获得医学界的认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个体化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并依据患者对营养支持治疗的的耐受情况,选择适宜的给药方式,增强疗效的同时选择一款容易让患者接受的营养制剂,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一、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什么会导致营养不良? ①因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是处于受损状态,在病情较为严重的时候,吃东西有可能会导致或加重腹痛、腹泻等症状,东西吃不对甚至会导致或加重肠梗阻或肠穿孔鞥情况,这就导致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于进食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害怕吃东西,及时吃饭也只吃很少的一部分,时间一长,患者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②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导致肠道感觉异常和蠕动速度过快,食物快速通过肠道而没法被肠道全面吸收,从而影响了肠道的消化和吸收; ③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或者各种原因所致肠道微生态异常,导致肠道微生物不足,严重影响了食物在肠道的消化和吸收; ④肠道及肠外炎症或并发感染导致高分解代谢状态,能量消耗相对增加;
二、当怀疑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能有营养不良的情况时,该如何判断? 目前,在医疗上,推荐以患者主观整体评估表PG-SGA。PG-SGA主要评价内容由患者自我评估与医务人员评估两部分组成,内容包括体重、进食状况、症状、活动和身体功能、疾病与营养需求的关系、代谢方面的需求、体格检查7个方面。前4个方面由患者自评(A评分),后3个方面由医务人员评估(B评分、C评分、D评分)。最后将每一部分的评分累计相加,进行定量评价,根据分值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同时建立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之间的关系。
客观部分包括静态和动态两类测定指标。静态指标指人体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脂率、BMI、机体组成、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及其他用于评估慢性营养不良的指标。动态测定指标包括氮平衡和半衰期较短的内脏蛋白如前白蛋白等。对患者使用主观整体评估表PG-SGA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为重度营养不良,结合患者疾病情况,需积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确诊为营养不良后,应如何支持治疗? 目前大多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是“辅助支持治疗”,而不是针对疾病本身的“特殊基础治疗”,因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营养不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疾病所导致的,如果将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当做主要问题的话,及时营养不良短时间内治好了,后续也会因为疾病的影响,继续复发。
溃疡性结肠炎的营养治疗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中国炎症性肠病营养诊疗共识》推荐,只要有适应症,就要优先考虑并实施肠内营养治疗。当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严重,或者是单纯的肠内治疗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可酌情考虑同时实施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
目前,肠内营养的适应证划分并不是特别严格,这给肠内营养治疗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如果患者近3个月~6个月体重丢失下降大于百分之五,或者是BMI指数下降到18.5以下,或者尽管药物治疗有效,但患者体重仍持续下降时,就必须开始营养支持治疗。虽然营养支持治疗的适应证广泛,但由于营养制剂的味道实在不好,并且患者对于营养制剂的吸收率不是很高,因此肠内营养的撤药率高达39%。
因此,想要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健康状况,肠内营养剂种类的选择也至关重要。
目前,市面上的肠内营养制剂通常分为整蛋白型、短肽型和氨基酸型三大类。
虽然现有资料并没有发现这三类肠内营养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又因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衡、肠道黏膜屏障结构和功能异常以及免疫功能紊乱,而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又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以及需要进一步消化后才能够被吸收的特性。 因此,氨基酸型或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在理论上更适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但是,氨基酸型和短肽型渗透压大,虽然易于吸收的特性能够适用于胃肠道功能较差,消化能力低下以及短肠的病人;但是因为不会刺激消化液的,对于情况较好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效果就要比蛋白型的营养制剂要小。而蛋白型对渗透压影响小,但会刺激消化液分泌,适用于胃肠道功能较好、病变程度较轻的病人。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招募 此外,目前有一款喜达诺同类白细胞介素12和白细胞介素23的AK101注射液正在进行临床招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