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初期的监护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血、尿常规测定,粪便隐血、肾功能、肝脏功能 测定;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测定;血糖测定;胸片。
3.记录24h 尿量和出入量变化。
4.心电监护;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测定。
5.动态观察腹部体征和肠鸣音改变。
6.蛋白质代谢及氮的平衡监测。
(二)一般处理原则
补液
镇痛
抑制胰腺外分泌和胰酶抑制剂应用
血管活性物质的应用
抗生素应用
营养支持∶一切治疗的基础
免疫增强剂应用
预防和治疗肠道衰竭
血滤、手术治疗 、中药治疗等。
目的∶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支持治疗,防止局部及全身并发症。
常规禁食,有严重腹胀、麻痹性肠梗阻者应胃肠减压
腹痛、腹胀减轻或消失、肠道动力恢复或部分恢复时可以考虑开放饮食,轻度或中度的急性胰腺炎病人可以在第3~7天时恢复正常的饮食。
(三)轻症胰腺炎营养
治疗方案∶
第一阶段(2-5 天):禁食,输液,止痛
第二阶段(3~-7天)∶疼痛消失,淀粉酶下降 进食(由少到多,逐渐增加) 纯碳水化合物
第三阶段∶恢复正常进食,避免脂肪过多
(四)重症急性胰腺炎(10%~20%)
病情重,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患者大多死于严重感染和多脏器功能不全。
全身性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减退
需要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急性胰腺炎代谢特点:
1.能量代谢∶静息能耗增加,出现高分解代谢,负氮平衡和低蛋白血症。
2.糖代谢∶糖利用率降低、糖耐量下降、糖原异生的增加,大部分病人出现高血糖。
3.蛋白质代谢∶蛋白质分解增多、尿氮排出增加,机体处于负氮平衡,骨骼肌对支链氨基酸酸的摄取增加,其血浆浓度下降而芳香族氨基酸相应升高。
4.脂肪代谢∶常见高脂血症,机体脂肪分解增加成为重要的能量来源 。
5.低钙、低镁、低锌、维生素 B,和叶酸缺乏等。
6.大约 40%~60%的SAP病人会出现低血钙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