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生物制剂或将被超越,治疗特应性皮炎将不用再打针发表时间:2021-12-13 09:32作者:伊顿健康 伊顿健康导读 2021年9月23日,FDA批准了首款用于特应性皮炎(AD)治疗的JAK外用乳膏剂。自达必妥出现并引领IL-4/13抑制剂在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开拓后,一直鲜有对手,但是,随着JAK抑制剂的不断研发,效果越来越好,目前JAK抑制剂已全面加入轻中度和中重度AD治疗市场的竞争。让我们拭目以待。
1. 什么是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的皮肤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皮肤干燥和剧烈的瘙痒。从病理学上来看,特应性皮炎被认为是一种Th2主导的过敏性疾病。特应性皮炎在过去往往被诊断为湿疹,按照治疗湿疹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后来随着诊疗观念以及对病理研究的深入,人们拓展出了特应性皮炎这一类别,让特应性皮炎患者得到了越来越专业的诊疗。
2. 生物制剂较传统治疗的优势 传统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方法主要是以以外用药膏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为主,再配合抗组胺药,可以非常有效的控制轻中度的皮损及瘙痒。但是,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于轻中度的患者,但是对于重度患者,这种治疗方法就感觉像隔靴搔痒一样,虽然不能说没有效果,但是也真的效果不打,并且还容易反复发作。后来,随着对特应性皮炎研究的不断深入,2型炎症反应中关键的细胞因子被找了出来,科学家凭借这些细胞因子作为靶点开发了各种不同的生物制剂。这些药物作用精准,仅针对特定的靶点,因此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逐渐成为国际上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优选药物。也就是说,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火力覆盖,虽然肯定能打中目标,但是对目标的效果不是那么好。而生物制剂则是精准打击。直接命中目标,效果较好。
3. 生物制剂达必妥介绍 白介素4和13是特应性皮炎最核心的细胞因子,担当着催化剂的作用。通过不断放大特应性皮炎的通路信号,并直接作用于皮肤,让使皮肤屏障受损,达到加重病情的目的。而达必妥治疗特异性皮炎的方法就是阻断白介素4和13,让催化剂无法作用到皮肤。就避免了皮肤屏障再度受到损害,这样的话凭着皮肤屏障的自我修复功能,特应性皮炎就不会加重了。 (达必妥作用机制)
4. JAK抑制剂开始广泛应用 虽然达必妥等生物制剂对于治疗特应性皮炎有着非常不俗的效果,但是生物抑制剂也不是那么的完美,其自身还是存在着一些小的瑕疵。比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用生物制剂时要打针。不要小看这一点,很多患者可能头破血流都不怕,就是害怕打针。有的患者可能还有晕针的症状,看见针就害怕。 鉴于此,很多药企就不断增强外用药膏和口服的JAK抑制剂的疗效,让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更加便捷,容易。截止到目前,JAK抑制剂口服和乳膏剂都能在中重度特应性皮炎人群中显出足够的疗效。在口服JAK抑制剂中,从目前已经获得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可以看出,JAK1特异性抑制剂阿布昔替尼和乌帕替尼已经完成了与达必妥头对头的临床试验,就目前疗效而言,是达必妥的强有力竞争者,也许可成为更优的选择。也就是说,以后治疗特应性皮炎将不再是生物制剂的一枝独秀了,而是多种药物的“百花齐放”,让患者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文章分类:
特应性皮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