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了解:生物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如何选择生物制剂?发表时间:2021-10-29 09:06作者:伊顿健康 一文带你了解:生物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如何选择生物制剂? 伊顿健康导读 溃疡性结肠炎为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涉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可有全身临床症状。患者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 现在越来越多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选择使用效果更加理想的生物制剂,但是现在的生物制剂多种多样,很多患者都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生物制剂,本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各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生物制剂,让各位读者了解生物制剂。
一、生物制剂适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吗? 对于轻度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美沙拉嗪仍为主要的治疗药物。2018年之前我国及国际上对于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首选激素治疗,到了2019年,生物制剂首次被提出与激素放在同等高度进行选择。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早期阶段,目前有观念认为应该从入院诊断时就开始成立。而近年来,生物制剂越来越多的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早期治疗,研究发现,生物制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早期干预可改善患者长期结局,实现更优的疾病控制。 最新2020年美国胃肠病协会(AGA)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实践指南推荐:对于门诊成人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无论是否联用免疫调节剂,均应尽早使用生物制剂,而不是在5-氨基水杨酸治疗失败后再使用。
二、如何评判是否需要生物制剂治疗? 相关研究表明,以下是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高危因素: 1.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年龄<40岁; 2.广泛结肠病变; 3.内镜下黏膜病变严重; 4.低血清白蛋白、高CRP水平; 5.合并肠外表现。 对于存在以上高危因素越多的患者或者疾病较重的患者可以考虑早期使用生物制剂,但具体仍需由炎症性肠病专科医生评估并与患者沟通协商后决定。
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如何选择生物制剂? Meta分析研究了以生物制剂为一线治疗方案的疗效 对于诱导获得临床缓解而言:英夫利昔单抗诱导既往未接触过生物制剂的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缓解率最高。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戈利木单抗、维得利单抗、托法替尼和乌斯奴单抗治疗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31.1%、17.7%、23.7%、22.0%、19.1%和18.5%。 对于诱导获得内镜下改善而言:英夫利昔单抗和维得利珠单抗诱导既往未接触过生物制剂的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内镜改善率最高。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戈利木单抗、维得利珠单抗、托法替尼和乌司奴单抗治疗获得内镜下改善的比率分别为58.7%、40.4%、42.7%、51.9%、46.5%和44.4%。
Meta分析还研究了以生物制剂为二线治疗方案的疗效 对于诱导获得临床缓解而言:乌司奴单抗和托法替尼对于既往接触过抗肿瘤坏死因子α的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诱导临床缓解方面排名最高。阿达木单抗、维得利珠单抗、托法替尼和乌司奴单抗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3.2%、5.6%、26.9%和26.3%。 对于诱导获得内镜下改善而言:阿达木单抗、维得利珠单抗、托法替尼和乌司奴单抗治疗获得内镜下改善的比率分别为16.3%、17.7%、45.4%和39.1%。
四、使用生物制剂是否安全? 有关研究比较了生物制剂与其他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强阳性数据 +:阳性数据 -:阴性数据 ?:无数据 溃疡性结肠炎使用的所有生物制剂都相对安全。根据相关研究,托法替布总体而言不增加肿瘤风险,但需警惕非黑色素瘤的风险(相关研究显示10mg维持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1.91倍非黑色瘤风险,对于老年患者,及对于TNF-α治疗失败后的病人更需警惕);同时需警惕血栓死亡风险。 六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汇总分析中,接受维得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之间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感染和严重感染的发生率没有差异。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的安全性不如维得利珠好,但仍然令人放心,主要的安全问题是严重感染和机会性感染的风险略有增加。 然而,免疫调节剂(大多数临床中使用巯嘌呤)和阿达木单抗的联合给药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常见的不良事件是药物引起的皮肤表现。这些不同严重程度的损伤包括注射部位反应、皮肤感染和免疫介导反应,如银屑病、血管炎和红斑狼疮样皮疹。与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相关的不常见不良事件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恶化、输注反应、自身免疫和脱髓鞘等神经事件。
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招募!!
详情点击 目前有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AK101注射液临床用药报名:天津、广州、蚌埠、南京临床已启动 获益:参与符合入组条件可接受临床研究药物免费治疗,并在项目结束后得到一定的交通补贴和营养补贴,同时在临床期间研究医生将会对您的身体健康进行密切的检测,并为您提供健康咨询。
伊顿健康温馨提示 1.减少粗纤维食物 2.慎吃海鲜、奶类 3.禁忌刺激性食物 4.避免油腻食物
本文仅做参考,不提供任何诊疗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前往医院向专业医师咨询
关注伊顿健康了解更多最新医疗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