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奥希替尼后会产生耐药性吗?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发表时间:2021-07-13 16:55作者:伊顿健康来源:伊顿健康 伊顿健康导读
奥希替尼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药物,常在一线药物易瑞沙、特罗凯治疗耐药后使用。大概率应用在肺癌晚期,被称为神药。然而,作为癌症治疗的靶向药物,奥希替尼也有它的耐药期。奥希替尼的耐药期大概在11个月左右,但实际上因个体差异,有很多患者使用几年后才产生耐药性的案例,奥希替尼耐药后仍有处理方案。
奥希替尼药理机制
目前研究证实,癌症(恶性肿瘤)是由于细胞的恶性增殖导致的。在EGFR基因突变型肺癌中,EGFR基因产生突变,从而控制转录翻译出了问题的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进而向细胞持续发送“分裂”信号,最终导致细胞持续病态增殖并演变成恶性肿瘤。
而奥希替尼的药理机制则在于可以抑制对EGFR-TKI敏感(一代、二代敏感)和已产生T790M位点突变从而对一代、二代药耐药的EGFR蛋白的活性,从而继续抑制细胞异常的分裂进程。 至此,经历过一代、二代药用药及耐药后,EGFR基因突变型肺癌患者的寿命又可以延长至少11个月。
奥希替尼耐药机制及分型
目前已经发现了一系列奥希替尼的耐药机制并进行了分型,常见的类型有EGFR C797S突变、MET基因扩增等,主要包含以下三类:
1、EGFR基因再次突变
奥西替尼通过不可逆地结合于EGFR C797位点,克服了T790M突变产生的耐药。而用药一段时间后,继发的EGFR基因C797S突变会再次产生耐药。 此外,在治疗过程还可能会产生其他EGFR第二位点突变,包括EGFR L718Q,L844V,L798I,L692V,E709K等。
2、与其他旁路通路相关的耐药机制
除了EGFR多位点突变所产生的耐药,还有部分在EFGR TKIs使用早期就已产生耐药性的患者,可能存在其他旁路通路的激活。尤其是T790M突变克隆减少甚至被完全清除后,肿瘤细胞仍持续增值,表明其存在其他耐药机制或者依赖于EGFR之外的其他通路。 具体可能包含EGFR扩增,HER2扩增,MET扩增,HGF表达,PIK3CA突变,PTEN缺失,KRAS突变,NRAS突变,BRAF突变,MAPK1/AKT3过表达,FGF2-FGFR1环突变,IGF1R激活、基因融合,以及RB1/p53缺失等。
【以上专业内容摘自相关网站】
以上几种旁路突变可能较难理解,只需要宏观地去了解肿瘤细胞通过其他通路绕过奥希替尼抑制地通路激活细胞过度增殖就可以了。
3. 小细胞转化
患者从非小细胞肺癌转化成了小细胞肺癌,从而发生的耐药。
奥希替尼耐药后的应对方案
1. 进行现阶段的基因检测
摘取肿瘤组织进行DNA检测可以帮助分析癌症细胞的新突变位点位于何处,从而帮助确定新的治疗方案。
2. 药物组合治疗
以下组合来自临床经验:
3. 放疗、化疗
4. 免疫疗法
伊顿健康温馨提示
若以上方法都不能很好解决耐药性问题的患者,不妨可以申请参加肺癌的临床试验。也许可以找到新的治疗方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文章分类:
肺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