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伐替尼,受中国患者青睐的肝癌药物【伊顿健康】发表时间:2021-07-13 14:19作者:伊顿健康来源:伊顿健康 乐伐替尼是一种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可以阻滞肿瘤细胞内包括VEGFR1-3、FGFR1-4、PDGFRα、KIT、RET在内的一系列调节因子。
一、REFLECT研究 REFLECT研究是一项3期、全球、随机、开放标签、非劣效性研究 1.研究主要终点:OS;研究次要终点:PFS、TTP、ORR、生活质量、PK乐伐替尼暴露参数。 2.在总体人群中试验相关数据:中位总生存期(mOS:乐伐替尼与索拉菲尼,13.6 个月 vs 12.3 个月,但尚未达到统计学差异)。 3.乐伐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乐伐替尼与索拉菲尼,7.4 个月 vs 3.7 个月)。 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乐伐替尼与索拉菲尼,8.9 个月 vs 3.7 个月)。 5.总体客观有效率(ORR:乐伐替尼与索拉菲尼, 24% vs 9%)则显著优于索拉非尼组。
安全性方面,二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s)发生率相似。
二、与中国患者相关的实验数据 与大陆、台湾、香港人群相关 1.中位总生存期(mOS:乐伐替尼组比索拉菲尼组,15个月vs10.2个月)。 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乐伐替尼组比索拉菲尼组,9.2个月vs3.6个月)。 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乐伐替尼组比索拉菲尼组,11.0 vs 3.7个月)。 4.总体客观有效率(ORR:乐伐替尼组比索拉菲尼组,21.5% vs.8.3%)。
安全性方面,乐伐替尼组和索拉非尼组发生治疗相关副反应(TEAEs)的患者数目相似(97% vs. 100%),各有5%的患者因TEAEs停止治疗。
乐伐替尼 TEAEs 主要是高血压(40%)、腹泻(32%)、体重减轻(32%)、疲劳(28%)和手足综合征(24%)等,同以往报道的乐伐替尼副反应事件相似。
研究结果还表明,乐伐替尼在乙肝诱发的肝癌患者中的绝对优势,这一人群占中国肝癌患者的84%;而在丙肝诱发的肝癌患者中两组无显著差异。
文章分类:
肝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