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病因以及病症小百科发表时间:2021-07-13 09:38作者:伊顿健康来源:伊顿健康 伊顿健康导读:
虽然近年来中国肝癌发病率降低33%,但是总体上还是上升的。肝癌的发病原因主要是乙肝和丙肝感染、肝硬化、遗传因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不健康的食物及饮水、重度饮酒和吸烟等。肝癌病症主要包括肝区疼痛、消化道异常、发热、高钙血症、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和高脂血症等。
肝癌现状
肝癌在癌症死亡排行榜中排行第四,其发病率在所有癌症中排第六。据统计, 2015年全球有85.4万例肝癌病例,其中高达81万例死亡。在1990年至2015年这26年间,虽然中国在1990-2015年期间肝癌发病率就降低了33%,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人们意识到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容易出现在霉变食物中)的危害而减少食用以及HBV疫苗接种计划的实施。但是总体上因为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还是导致新发肝癌病例增加了75%。
肝癌病因
基本病因 虽然原发性肝癌的一些危险因素已经明确,但这些因素导致正常肝细胞癌变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来讲,这些因素会影响肝细胞的DNA,导致细胞异常生长并引起癌症。比如黄曲霉毒素会破坏TP53肿瘤抑制基因(该基因在预防细胞生长过快中起重要作用),从而导致细胞异常生长和癌症形成。在肝炎患者中,其病毒DNA可以直接插入肝细胞的DNA,导致肝细胞癌变 。
继发性肝癌主要是由于其他部位恶性肿瘤长到一定程度后,会释放癌细胞进入循环系统,并最终进入肝脏,形成肝癌。其中恶性程度较高的癌细胞会释放生长因子促进自身肿瘤细胞的增殖,逐渐形成独立的肿瘤细胞团块。
HBV或HCV慢性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我国肝癌的常见危险因素,特别是慢性HBV感染,我国约90%的肝细胞癌患者中有HBV感染病史。HBV感染导致慢性肝炎,逐步发展为肝硬化,再发展至肝癌。
肝硬化 肝硬化会增加肝癌风险,我国大部分肝癌患者都伴有肝硬化。除了上面所述病毒性肝炎导致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还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这些都有非常大的可能进而发生肝癌。
遗传因素 肝癌的家庭聚集现象既与遗传易感性有关,也与家族饮食习惯及生活环境有关。2型糖尿病与肝癌风险增加相关,尤其是同时伴有重度饮酒和(或)慢性病毒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肝脏中脂肪的积累增加了肝癌的风险。
食物及饮水 长期进食霉变食物(黄曲霉毒素)、含亚硝胺食物、缺乏微量元素的食物或者饮用藻类毒素污染的水等,都与肝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重度饮酒 重度饮酒也会增加肝癌风险。有肝炎的患者过多饮酒会进一步增加肝癌风险。
吸烟 吸烟会增加肝癌风险,如果戒烟,其肝癌风险会降低,但相比从不吸烟者仍有所升高。
肝癌症状
肝癌早期通常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当患者感受到明显不适,也就是临床症状非常明显的时候,病情大多已进入中晚期 。 典型症状 肝区疼痛:多为右上腹或中上腹持续性隐痛、胀痛或刺痛,夜间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由于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忽视。 发热:多为37.5℃-38℃,个别可高达39℃以上。其特点是用抗生素往往无效,而口服吲哚美辛等常可退热。 检查可发现患者有肝大、黄疸、腹水等。
伴随症状 肝癌的其他症状包括腹壁静脉曲张以及异常的瘀伤或出血,此外,肝癌患者由于受本身代谢以及癌组织的影响会引起一系列内分泌或代谢异常症状,也叫类癌综合征,主要包括: 高钙血症:可引起恶心、精神错乱、便秘、虚弱或肌肉问题; 低血糖:可导致疲劳或昏厥; 红细胞增多症; 高脂血症。
伊顿健康温馨提示:
肝癌并不是一天而成的,健康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如今医学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早期癌症可以借助医疗器材发现,癌症筛查技术已经越来越被重视。 日本的癌症治愈率高达68%,位居世界第一。这是因为日本体检常以毫米、微米计位,可以及时发现早初期癌细胞,而早期癌症的临床治愈率远高于中晚期。
文章分类:
肝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