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和丙肝有什么区别?发表时间:2021-07-12 15:00作者:伊顿健康来源:伊顿健康 伊顿健康导读: 丙肝和乙肝都是属于病毒性肝病,带有传染性。但是,丙肝和乙肝的传播途径类似,都可以通过性,血液,医源性,母婴,生活中密切接触感染。乙肝较难治愈,丙肝却可以通过治疗而治愈。
乙肝和丙肝相比有哪些区别? 1、丙肝不容易预防,乙肝有乙肝疫苗,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乙肝的感染率,而丙肝没有疫苗,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大了人们感染丙肝的几率,不好预防。 2、丙肝比乙肝更容易慢性化,丙肝的慢性化,加大了形成肝硬化、肝癌的几率。因此,对于丙肝、乙肝交叉感染的患者,应先治丙肝后治乙肝。 3、丙肝更易耐药、变异,丙肝耐药变异在一定程度上不仅给医生们带来了困难,而且还为丙肝后期的治疗带来了难度,影响患者的病情。
丙肝比乙肝的伤害性更大: 1.丙肝比乙肝更加具有隐匿性 相对于乙肝,丙肝更难检查出来。针对丙肝的检验数量非常稀少,从各项体检来看,尤其是每年的常规体检,绝大多数体检只会检查肝功能和乙肝五项,而不会检查丙肝抗体和丙肝rna。这就导致了绝大多数丙肝患者都是在肝功能已经受损的时候才会因为肝功能的不正常才发现自己患有了丙肝。 2.丙肝病毒对肝细胞的攻击性更大 丙肝相对乙肝对身体的危害更大。丙肝病毒是直接攻击肝细胞,而乙肝病毒则只是通过肝细胞复制。也就是说丙肝病毒可以直接引起肝功能的受损,而乙肝病毒导致肝细胞受损,则是因为乙肝抗体攻击带有乙肝表面抗原的靶细胞(肝细胞)。
在一定程度上乙肝病毒可以和身体和谐共处(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丙肝病毒取得并不能。
丙肝病毒还常常在人体内挑起“内战”。丙肝病毒核心抗原与人体细胞核的一种多肽抗原“长得”十分相像,感染丙肝病毒后,免疫系统常常误把人体细胞核的多肽抗原当成丙肝病毒核心抗原,其结果没有清除丙肝病毒,反而伤了自身细胞,引起自身免疫性损伤和相关疾病。 因此,丙肝病毒比乙肝病毒感染更容易发生肝损害。在病毒复制阳性的慢性丙肝病毒感染者中,88%存在肝脏组织学改变;肝功能持续正常的病毒携带者仅占20%~30%;而且,在这些持续肝功能正常的感染者中,肝组织学正常者仅占13.6%~17%,大多数感染者有肝组织炎症病理改变,甚至有中-重度肝炎表现和肝硬化。
伊顿健康温馨提示: 无论是乙肝还是丙肝,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都存在潜在的威胁,因此,一旦感染乙肝或丙肝,应积极到正规肝病专科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导致病情发展恶化。
文章分类:
乙肝
|
|